學期結束的時候,米歇爾(Donovan MItchell)拎起背包,如往常一般輕快地走出宿舍,迎向假期。他沒有打包任何日常用品、沒有把電器傢俱的插頭拔掉,大多數衣物仍靜靜掛在衣櫃裡,鞋子也成堆積在角落。

唯有和往常不同的一件事情,是他接受了母親的建議、還有一小筆錢,用來報名選秀前的訓練營。這場訓練營,改變了他的人生。

路易維爾大學(Louisville)的學生事務管理員梅蘭德(Matt Melander)還記得那年夏天,自己和米歇爾道別的場景,「他跑來辦公室,說要出一趟遠門,不過沒有收拾任何宿舍內的東西,因為下學期還會回來。然後他眨眨眼,對我笑了笑。」梅蘭德說,「兩個禮拜後,他就離開了。我一直記得他最後的那個笑容。那時,他對未來毫無頭緒,不知道自己會飄向何方。」

學習的基礎

和那些天賦異稟、年紀輕輕就將一生獻給籃球的天才球員相比,米歇爾的籃球路多了幾分變數與遲疑。不過幸運的是,許多當時好似與夢想無關的迂迴兜圈,如今回頭看皆成了臥薪嘗膽,都是為著彼端的籃球夢耐心蟄伏。

由於體能出眾,米歇爾從小就同時參與三項運動的球隊中。除了籃球之外,他還在棒球隊中擔任投手和游擊手,也在足球隊中擔任守門員。米歇爾的父親曾是MLB休士頓太空人的小聯盟球員,後來也在紐約大都會擔任行政職長達十餘年,或許是因為這樣,在三項運動當中米歇爾比較喜歡棒球多一點。

最後迫使米歇爾不得不放棄棒球的,是在中學時一場棒球賽,為了搶接一顆內野高飛必死球,當時擔任投手的米歇爾和隊上的捕手兩人意外對撞。這一撞,讓那位捕手撞斷了下巴,米歇爾也不僅付上手腕骨折的代價,還葬送自己的棒球前程。

這個傷勢使米歇爾的夢想航道挪移了180度,也讓他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手腕傷勢讓米歇爾無法參加當年的AAU籃球賽,為此作了整個暑假壁上觀的他,突然領悟到能夠上場打球、這件過去讓他習以為常的事情,竟是如此珍貴,他因此開始學習感恩、且更加熱愛他所選擇的籃球這項運動,「也不是說本來的我是個惡棍或混帳,我沒那麼糟,不過就是在那次受傷後我開始改變,學習為著人生多一點感恩。在我弄斷手腕之後,我才開始明白這點。」

在米歇爾逐漸摸索出未來的方向時,他的母親妮蔻(Nicole Mitchell)也稱職地從旁引領他。妮蔻在紐約公立學校任職,身為巴拿馬移民第二代的他,深信「教育」才是讓一個人能夠真正長大成人的關鍵。

雖然同樣重視教育,但和傳統東方父母相比,妮蔻的想法又不太一樣,他並不排斥米歇爾從事任何課外活動,只是他認為教育是一切成長與學習的基礎。儘管認真唸書,同時米歇爾在中學時的生活也多采多姿,除了打球之外也在學校樂團擔任鼓手、參與過合唱團、音樂劇演出,另外還擔任歡迎新生的校園導覽員。

當米歇爾靠著運動天份成為職業球員的可能性逐漸浮現時,妮蔻沒有反對,反而理性且實際地提出各種需要預先設想的問題:成為職業球員後,米歇爾要如何管理金錢?他要如何統籌所有場內場外與球隊、廠商之間的合約?在職業運動這個商場上,他要如何懂得應對進退?

妮蔻的態度堅決,米歇爾從小就明白:在青少年時期,運動是可以放棄的,唯有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基礎。米歇爾和妹妹先就讀了全美知名的格林威治日校(Greenwich Country Day),再一起來到布魯斯特學院(Brewster Academy),這間寄宿學校每學期的平均學費高達六萬多美元。也由於父母在教育方面從不吝嗇,讓米歇爾從小就打好「學習」的基礎,讓往後對球技的鑽研精進更加得心應手。

不過,儘管後來米歇爾靠著籃球順利拿到大學獎學金,但除了妮蔻、連他自己也還不太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就此朝著夢想大步邁進。球場的競爭是如此激烈,還有不間斷的沉重課業壓力,米歇爾常被困在中間喘不過氣。

「我想我大概不應該說這些事情,不過事實就是,在人生中有太多次我想要放棄籃球了,即便是已經拿到了大學獎學金。大一那年,我的三分球只有72投18中,我永遠記得這個數字:25%。」他說,「有時候,當我在晚上回到宿舍、鎖上房門後,便開始崩潰痛哭。真的一點都不誇張,我就是獨自坐在那,想著:這真的是我想要做的事情嗎?我真的夠好嗎?」

貨真價實的肯定

比賽終了的汽笛聲響起,路易維爾大學敗給密契根大學(Michigan),米歇爾在大二球季仍無法闖進全國四強(Final Four)。在賽後訪問,米歇爾表示自己將專注於回歸校隊,並且和隊友一起為明年的錦標賽做好準備。接著他搭上巴士,和球隊一起回到學校的宿舍。

在遠處觀看的妮蔻卻突然在心中升起一絲擔憂。米歇爾因為擁有優秀的運動能力而得到許多獎學金,並因此得到更良好的教育,妮蔻始終為此感到幸運。他當然樂意看見米歇爾能回到學校繼續唸書、甚至完成大學四年的教育並拿到學位,但他也明白米歇爾對籃球的熱愛與所下的苦工,還有早已足夠踏上更高舞台的球技。身為一位母親,他不想要米歇爾錯過自己的夢想與熱情。

當天晚上,妮蔻連忙開夜車趕往路易維爾大學。他載著米歇爾來到學校附近的麥當勞,把車子停在停車場,兩人就這樣坐在車內長談了一會兒。妮蔻提出建議,要米歇爾緩緩輸球後的情緒、不要在衝動中作出重大的人生抉擇,並提出一項建議:自己願意出資,讓米歇爾去選秀前的訓練營試試水溫。

考慮沒有太久,米歇爾決定接受母親的建言以及私房錢贊助,報名了經紀公司所舉辦的選秀前訓練營,將和同梯的其他大學明星球員同場較勁。

訓練營的一個禮拜過後,米歇爾承認自己心中燃起了投身NBA選秀的念頭,也聽到一些球探和經紀人的認可,只不過他無法確定這些是貨真價實的肯定、還是模稜兩可的商場恭維。他想要聽聽那些已經被籃球界肯定的明星球員怎麼說,如果能夠說服他們,米歇爾才能真的確定。

在訓練營第二個禮拜,保羅(Chris Paul)、喬治(Paul George)和蘭道(Julius Randle)現身球場,也下場和所有年輕球員們同場切磋。他們都對米歇爾讚不絕口,米歇爾終於得到他渴求已久、那貨真價實的肯定。

某天訓練結束,保羅把米歇爾拉到場邊,親口告訴他:是時候叩關NBA的大門了。「他真的、真的很能打,」保羅事後回憶,「我對他在菜鳥球季的爆發一點都不感到驚訝。他很強壯、對球賽充滿熱愛,在攻守兩端都全力投入。或許是因為他在猶他這樣的小城市,所以大家才對他的表現感到驚訝,但我一點都不意外。」訓練營後,保羅甚至邀請米歇爾參加他在北卡羅萊納州的暑期訓練營,並且也持續互傳訊息,給予任何米歇爾需要的指點。

米歇爾的振奮,連在電話另一端的妮蔻也感受到了,「那陣子他每天都會傳訊息給我,每天都對未來充滿困惑。但有天他突然在訊息裡興奮地說:保羅說我準備好了!我認識的NBA球員其實不多,但我知道保羅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名字。」他說,「過去,我總是那個督促孩子認真唸書的嚴厲母親,但我知道米歇爾為籃球付出多少努力,有多渴望這個夢想。那一刻,我只是個單單替兒子驕傲的母親。」

衝破舒適圈

不到一年過後,米歇爾先在季後賽首輪爆冷淘汰了雷霆與喬治,接著又和火箭與保羅纏鬥了六戰後才光榮落敗。米歇爾是爵士全隊最年輕的球員,卻在上場時間、得分、出手次數等遙遙領先全隊,儼然已成為爵士在進攻端賴以為生的重要的武器。

選前,爵士就是看上米歇爾深不可測的潛力,想先將他納入旗下,利用他的體能優勢作為防守端的功能性球員,等待逐年後再漸漸開發進攻端。沒想到,海沃德(Gordon Hayward)的離去讓米歇爾不得不站上舞台正中央,而他在意外被推上火線後竟仍逆勢成長,令原本就對米歇爾的學習速度有所預期的爵士球團依然驚艷不已。

不過,這仍不能掩蓋這項不可能任務的艱辛。而米歇爾能順利通過考驗,必須歸功給爵士總教練史奈德(Quin Snyder)與助理教練布萊恩(Johnnie Bryant)。兩人和米歇爾組成不定時但頻繁的三人影片檢討小組,幫助米歇爾能不斷得到知識上的挑戰與餵養。

史奈德過去就曾在七六人總教練柯林斯(Doug Collins)旗下擔任過球員發展部門的助理教練,也在老鷹總教練布登霍澤(Mike Budenholzer)底下學習過,對於開發年輕球員的潛力頗有心得。而今年33歲的布萊恩更是過去訓練過里拉德(Damian Lillard)、米爾塞普(Paul Millsap)和海沃德(Gordon Hayward)等人,帶領他們從不被看好的非熱門新秀、晉升成為聯盟頂尖明星球員的重要功臣。

布萊恩總是不停跟在米歇爾身邊,讓自己的聲音不間斷竄入米歇爾海腦中,「他這個人還滿激動的,但同時也很隨性,並且永遠都有話可以說,」米歇爾如此形容布萊恩,「我這麼努力練球的原因就是想要讓他閉嘴。」

在米歇爾首次穿上爵士球衣、參加夏季聯賽時,史奈德注意到米歇爾在進攻端過於倚賴一項動作:左手切入後向右轉身上籃。於是他和球隊的影片剪輯師合作,開出一項給米歇爾的功課:包含12個進攻動作在內的影片菜單,像是:右腳起跳左手上籃的錯步上籃、墊步後的小拋投等。

在史奈德的計畫中,這項菜單是給米歇爾慢慢摸索的,是在整個菜鳥球季結束、也就是至少一年後再來驗收的。沒想到當例行賽還沒開打,一個月後米歇爾就成功駕馭了其中一項進攻動作,再過一個月,他又熟稔了另一項動作,讓整個爵士教練團大吃一驚。

「對其他球員來說,這些東西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成功吸收。但米歇爾在隊上展現的學習能力是如此驚人,我們對他抱有越來越高的期待,他的學習速度真的讓人非常吃驚。」史奈德說。

「米歇爾有一項罕見的特質,就是他不畏懼嘗試新事物,並且實際運用出來,」布萊恩說,「在成功後,很多人只想佇足在舒適圈之內,但米歇爾總從未停止過嘗試突破。」

平凡的小伙子

「菜鳥球季的第一場比賽,當米歇爾緩緩走上球場、播報員震耳欲聾的聲音嘶吼著他的名字,球迷們也全數起立為他歡呼,但我只是靜靜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把頭埋在手掌中啜泣,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坐在這個地方。」妮蔻回憶,「先前那每一個自我懷疑的夜晚,在床上輾轉難眠,現在都無所謂了。我們辦到了。」

現在回頭看,米歇爾和母親坐在麥當勞停車場內的那一晚,還有過去所有徘徊與疑慮,都顯得無比荒謬。他在選秀會落至第13順位、甚至是和最佳新秀擦肩而過,更是令人不可置信。

今年夏天,米歇爾擁有了第一雙個人專屬鞋款,甚至還和漫威(Marvel)新電影合作,拍攝一系列的宣傳廣告。不過在球場內,才是他最大的挑戰與突破:他開始和新入隊的明星隊友康利(Mike Conley)一起練球,而且不僅將代表美國隊出征世界盃,甚至在各大球星紛紛退隊的情況下,被預計要接掌先發後場的重責大任。對一位22歲、基本上可說只是一位大學剛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而言,實為不輕鬆的挑戰與壓力。

對於一頁又一頁的人生新篇章在眼前展開,米歇爾不敢說自己一點都不驚訝,但因為過去經歷太多不期而遇,他早已習慣了與突如其來的命中注定一同翩翩起舞。

「眼前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是在我的計畫之中,」米歇爾說,「太多事情讓我措手不及,讓我感到受寵若驚。我想就是這樣我才會如此在意這件事情:保持謙遜。因為你聽到太多故事、看見太多人因為成功而被沖昏頭。現在,我只是試圖繼續當個在東岸長大、一點都不酷,而且整天只會看電視的平凡小伙子。」

文/范仕仰
---原文刊載於2019年9月號XXL《與夢想的不期而遇—Donovan Mitchel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