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比你強多了!」

站在黃蜂主場光譜中心(Spectrum Center)的罰球線上,面對早已習以為常的嗆聲台詞,作客的印第安納溜馬中前鋒沙波尼斯仍面不改色的執行罰球。

另一邊,主隊球評柯瑞(Dell Curry)則罕見地對於球迷發言表示不認同,同時沙波尼斯穩穩罰進兩球,並在後續比賽中展現禁區壓制力,以18分、12籃板、7助攻、2抄截與1阻攻的優異表現,帶領溜馬在下半場拋開黃蜂糾纏,用勝利替柯瑞所稱其「已然是聯盟中最好的禁區球員之一」的言論辯護。

-----------------------------------------

克紹箕裘一向不容易,當父親是傳奇球星時更是會有額外的壓力,但對於沙波尼斯來說,被低估其實早就是家族傳統。1986年波特蘭拓荒者以首輪第26順位將老沙波尼斯(Arvydas Sabonis)選進球隊時,也曾不被當地球迷接受,面對與兒子同樣的窘境。

「這選擇太荒謬了」、「我甚至連他的名字都不會念」諸如此類的負面評語此起彼落,充斥在選秀會後散場的拓荒者球迷口中。但球迷當下不知道的是,因為政治因素,老沙波尼斯要等到10年後的1995-96球季才會到波特蘭報到,而這位曾號稱「美國以外最強的籃球員」也因為傷勢與體能退化,無法發揮全盛時期的身手,「最強」自此成為NBA球迷永遠都無法去印證的境外傳說。

拖著受傷的膝蓋,老沙波尼斯在當時卻仍然扛起拓荒者先發中鋒的重任。31歲那年他才展開自己的NBA生涯,卻足足打了七個球季,總計上場470場比賽、其中314場擔任先發,狀況最好的球季場均上場32分鐘,貢獻16分、10籃板、3助攻與1.1阻攻,這七個球季拓荒者都有闖進季後賽,且兩次打進西區決賽。而其中有兩個球季,老沙波尼斯還是球隊陣中勝利貢獻值(Win Share, WS)最高的球員,證明自己的稱號絕非膨風,而是貨真價實的強力禁區。

20年後,同樣帶著「低估」與「批評」,沙波尼斯踏上父親走過的這條路,更重要的是,他還得背負以父之名的龐大壓力,帶著沉重的名號拖步向前……

籃球信仰

「忘掉足球吧!在立陶宛,任何事都與籃球有關。」這是《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波普(Valentina Pop)在2013年一篇訪談中,描述立陶宛籃球的片段,訪談的主角是立陶宛退役球星、時任國內頂尖球隊薩拉基利斯(Zalgiris)助理教練的史通博格(Saulius Stombergas)更解釋:「在這裡,每一個人都懂籃球、都認識我們在地的職業隊伍。在路上遇到的每個人都能夠走過來告訴我,球隊那裡做得不好、有什麼可以改進的方式。」

立陶宛在每個主要城鎮都設有籃球學校,而一般學校的體育課程中,籃球也是最重點、亦深獲學生歡迎的熱門項目。對於立陶宛來說,籃球不僅是他們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裡的唯一主題,是超越足球的國球,更是一種最純粹的信仰。

回顧過往,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讓立陶宛的籃球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990年立陶宛宣佈脫離蘇聯獨立,1991年更強悍抵抗蘇聯的軍隊鎮壓捍衛主權,而1992年則是立陶宛以獨立國家重返世界籃壇的第一個奧運,象徵意義濃厚。

該年奧運焦點雖全部聚焦在美國派出的夢幻一隊身上,但對於立陶宛人來說,當年也擁有能以「夢幻」來形容的豪華陣容,包括老沙波尼斯、馬修利奧尼斯(Sarunas Marciulionis)等名將率隊,在銅牌戰時擊敗死敵蘇聯、站上頒獎台,成為立陶宛人最光榮的一刻。

人種、身高等先天優勢,加上完整的訓練體系,都是立陶宛雖僅有三百萬人口,卻總是能稱霸國際籃壇,拿下三次奧運銅牌、三次歐錦賽冠軍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肯定是因為籃球就流在立陶宛人的血液裡頭。

「我看著父親打球長大,一直以來我都期許自己能追隨他的腳步,披上國家隊戰袍,跟其他國家對抗替立陶宛贏得獎牌。第一次拿到胸口繡著立陶宛11號、背後繡著自己名字的球衣時,感覺真的很好。」沙波尼斯興奮說道。

籃球混血兒

在波特蘭出生、並在西班牙職業球隊青訓度過中學階段,隨後又於美國岡查加大學(Gonzaga)接受NCAA訓練,沙波尼斯堪稱是美歐教育下的籃球混血兒。即使他沒有立陶宛名教練尤納斯(Jonas Kazlauskas)形容的、他父親那種「百年難得一見」的異常天賦,但一步一步接受美、歐籃球系統養成,讓他能在立陶宛球員標配的強悍與籃球智商之上,得到提早適應美式球風的機會。

然而,身處現代NBA球風往速度、空間、持球與三分球能力極端偏移的過程,沙波尼斯的職業生涯堪稱禁區球員標準重新定義的故事。2016年,沙波尼斯以首輪第11順位入選,並被魔術交易至雷霆,儘管當時以唐納文(Billy Donovan)為首的教練團很看重這名樂透區新秀,讓他得以在生涯第一次出賽就進入先發輪替,但錯誤的使用方式,卻也讓雷霆與沙波尼斯度過一個非常痛苦的球季。

「我知道我必須調適球隊給我的定位,畢竟我希望能夠在NBA佔有一席之地,」在接受《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專訪時,沙波尼斯回憶菜鳥年面臨的尷尬處境與苦惱的感受,「我雖很感激能有機會參與到威斯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的MVP賽季,能跟柯里森(Nick Collison)與亞當斯(Steve Adams) 這種禁區好球員學習。只是隨著球季進行,『老天啊。能不能就讓我在最適合的位置展現我能做到的事情啊!』這種聲音卻逐漸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

在奧克拉荷馬,擅長肉搏的沙波尼斯被當作延伸四號使用。一個球季下來他出手三分球的次數比在禁區內還要多,這種數據在大三分時代並不反常,但對於總習慣在禁區攪和,大學兩年74場比賽只出手14次三分球的沙波尼斯來說,卻是極端彆扭的打法。

若再加上從兩項數據、包含持球機會(場均觸球在2016-17球季33.4次、2018-19球季57.1次)來看,他當時在進攻端也大多被歸類為籃下終結者,但那卻也是屬於自己不習慣的位置,種種不利因素下,菜鳥年5.9分、3.6籃板,並在該年季後賽幾乎上不了場的結果,也就不讓人太過意外。

幸運的是,看似要被時代洪流沖走的沙波尼斯,在喬治(Paul George)交易案中又被洗刷至印第安納,卻也因此在另一個環境得到重新開始的機會。

新時代的中鋒新路

「他帶著強烈的動機打球,球風極度具侵略性。他是頂尖的籃板手,很棒的傳球者,身體對抗強悍,移位跟跑動對於大個子來說非常突出。」岡查加大學教練弗伊(Mark Few)對於子弟兵的讚美,完美表達出沙波尼斯在籃球場上的真正優勢,而溜馬總教練麥克米蘭(Nate McMillian)也沒有承接雷霆想要改造他成為延伸四號的計劃,而是打算讓他扮演好最擅長的內線中樞角色。

就像是封印的鎖鍊被解開似,站上高位中鋒的沙波尼斯也果真一舉成為聯盟觸球次數排行前段的球員,而他強大空間感與強壯的身體亦使其成為隊友最佳掩護體。

不論是執行完高位擋拆或遞手傳球後的掩護,優秀的空間感讓他能冷靜觀察隊友與防守者的位置,並及時做出反映、傳出精彩助攻,自己在擋拆順下後也不是一股腦兒傻傻地撲向籃框,反而懂得觀察防守者站位,再去應對佔據有利位置。柔軟的手感讓他只需要些微空間就能在禁區進球,也可以在第一波遞手跑位失敗時持續運球、或做強弱邊轉換,等待後場球員進行跑位或掩護再度傳球。

沙波尼斯的籃球簡單、兇悍卻又兼具智慧。加盟溜馬後,他以戰術核心的角色協助印第安納打造出一支強悍的第二陣容,而走到第三季,他更強勢站穩先發位置,證明外線投射能力一般的重裝型中鋒在現今NBA仍然擁有生存空間。

這一季沙波尼斯的上場時間拉高到34.5分鐘,數據也因此爆發性成長至18.3分、12.7籃板與4.6助攻,重要性壓過原本被認為更有明星特質的中鋒透納(Myles Turner),原先正為他尋求交易對象的溜馬,也轉而決定與他達成4年7700萬美金的延長合約。本季不但打出生涯首次大三元,更在球員、教練與媒體的票選中獲選東區明星球員的榮耀,個人聲勢來到最頂峰,正式躍入聯盟頂尖禁區長人之列。

過去的教練唐納文在今年受訪時,就表示沙波尼斯是溜馬進攻體系的引擎,而熱火總教練史波斯卓(Eric Spoelstra)更直指他就是印城的核心與靈魂:「他們打出強悍肢體對抗的球風,他是聯盟最強悍的球員之一。但除了強壯的身體之外,更懂得用頭腦打球,這也是他與眾不同之處。」

以父之名

沙波尼斯沒有他父親的頂級天份,他的身高不如父親,對於籃球的手感掌握也不如父親,但是他只花四個球季就入選了老沙波尼斯從未入選過的明星賽,亦簽下立陶宛運動員有史以來最優渥的薪資合約。在面框投籃的延伸球員或大範圍移動防守的接應型球員之外,他替現代禁區球員找到另外一條新的出路。

「不同的球員陣容,不同的時代,什麼事都不一樣了。」沙波尼斯不認為自己入選明星賽就是超越了父親過往所建立起的偉大成就,但對於一個從球隊第六人轉換到主力先發、再被選為明星賽替補,從找不到適合定位、到成為球隊靈魂的球員來說,他確實繼承了球迷對「沙波尼斯」這個名字的期待。

若真要與父親相比,才剛滿23歲的沙波尼斯其實還擁有另一項優勢,就是身上很可能尚未開發完成的潛能天賦,未來仍有機會成為更加耀眼的存在,並持續為著立陶宛、還有球衣背後的名號發光發熱。

文/JC江納森

---原文刊載於2020年2月號XXL《復古新品種—Domantas Sabonis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