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8日,週六晚上,時任NBA主席史騰(David Stern)宣佈了兩項未來聯盟的新方針:第一,季後賽首輪原本的五戰三勝制將改為七戰四勝制;第二,作為新秀的國際球員,只要「在選秀當年能達18歲」,即具備申請報名的資格。前者很好理解是為了改善首輪的競爭性,以及加強高種子球隊的地位保障。

後者則需要深入探究當下的時空背景:美國開始有眾多高中生跳級加入選秀,1995年賈奈特(Kevin Garnett)、1996年Kobe、1997年麥格瑞迪(Tracy McGrady)都算是取得穩定生涯的案例,NBA想讓更多國內外年輕力壯的好手加入,然而對於美國境外的國際球員,原本的選秀資格限制是在「選秀申請提交前」就必須滿18歲:1998年加入NBA的諾威斯基(Dirk Nowitzki)遠超這項標準,但只要新規則令下,當時從南斯拉夫出生(現塞爾維亞)的潛在前三順位米利契奇(Darko Milicic)就是第一個受益者:他1985年6月20日生,於2003年選秀日的前一週才滿18歲,若按照原先國際球員的規定,這位「樂透籤」根本無法申請參與該年選秀。這條新規則完全是替他開了一道門。

顯然,有許多規定與二十年後的今日不盡相同,但當時的NBA真的亟需全新刺激:2003年4月16日,40歲的喬丹(Michael Jordan)已確定那是他生涯最後一場球賽,在完成最後兩罰後,他接受全場觀眾持續兩分鐘的鼓譟歡呼,接著走下球場,正式退役。

不論你有沒有經歷,請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時代節點:喬丹在90年代後期完成了第二次三連霸,後來1999年封館。接著鄧肯(Tim Duncan)加入的馬刺搶了一冠、湖人OK連線又接著拿了三連霸,NBA大多數球迷長久以來已經將希望寄託在少數的奪冠球隊身上,開始有人想看見新的東西:不論是新的球隊取得成功,或者球星躍起。不然乾脆一點,有沒有一位超級新星可以給聯盟帶來不同光景?

從二十年後的今天回頭看,現在眾多球迷需要的「籃球」是吸睛的、是能夠偶像崇拜的,商業籃球有時不見得純粹,聯盟不斷順應這些潮流,進而引來金流。2003年,當聯盟看到總冠軍賽馬刺對戰籃網的收視率,對比喬丹在1998年拿到第六冠的收視率已經流失五成以上,這樣的明顯下滑肯定讓人更加確信,球迷們正在期待著的超級新星必將帶給NBA全新面貌。

那是希望嗎?還是絕望?發生之前你都不會知道。那些人踏上舞台、將籃球投出,剩下的都是歷史。

動盪時代中的光

「在非常艱困的經濟和動盪的世界之下,我們對於NBA當前的狀態感覺不錯。」史騰在宣布季後賽及選秀改制時說著。

確實,千禧年過後的美國真正經歷了一些劫難。處在這種時刻,職業籃球的群情激憤和競爭意識,能夠某種程度激發出公民之間的振奮感,至少可以做為療癒。2023年的我們還熟悉嗎?也許你能從現在的事件,找到一些過去的影子,即使過去對你而言並不存在。至少當時對於詹姆斯(LeBron James)、安東尼(Carmelo Anthony)、韋德(Dwyane Wade)等人有一種相信(或者希望),真的有一群球迷是將扭轉NBA的命運,寄託在這些年輕氣盛的小伙子身上:

詹姆斯是首位「星度」已達國際級的高中跳級生,甚至還沒打職籃前就上了幾本雜誌的封面、登上全國轉播舞台,當時他甚至也沒滿18歲;安東尼的大學新人年以場均22.2分10籃板成績率領雪城大學奪得隊史首冠,至今仍是雪城唯一的一冠;韋德同樣在NCAA舞台鐫刻自己的名字:馬奎特大學隊史僅三次站上四強舞台(1974, 1977, 2003),韋德在校時佔了一次。

「只要你待在聯盟中夠久,當看見有潛力成為隊史等級的球員,你會知道自己是從何處得知。」熱火總管萊里(Pat Riley)說,「我們都知道那一屆有幾個特別的球員,你可以感覺得到。然後,我們都想要得到他們。」

現實是,當有這麼多的天賦出現,球迷及媒體的關注度自然會集中(在墊底球隊)。選秀籤順序的揭露過程也必然世俗化地成為重要的電視活動,立刻吸走對於籃球賽事本身的關注,直至二十年後的2023年也是如此,活動的媒體效應隨著新天賦的吸睛程度,一年放大、一年縮小,不斷循環。

然而當時對於新人們的「相信」也並不是「知道」:2003年,當下投入在那年選秀的所有參與者,直到現在都有好多故事要說:有些回憶是美好的,有些則是災難。

有的人相信這些新秀會取得成功,但並不知道有人可能突破由賈霸(Kareem Abdul-Jabbar)樹立的「38387障礙」;有的人相信這些新秀會各據一方展現競爭,但並不知道他們還為了實現世俗定義的成功價值吹起組隊號角(然後再取得成功);有的人相信並非所有新秀皆有機會長留聯盟,但並不知道如此戲劇化地,他們相信的都不一定實現、他們忽視的卻可能竄起。在2003梯之中,不同於1984、1996,你能完整看見這些來自「選秀」本身的面貌:有人成為聯盟門面、有二輪尾段球員成為穩定輪替甚至助隊奪冠、有人令人失望提早淡出、有人因病被迫無法再上場⋯⋯這樣地有大喜有大悲,有成就、有陰暗、有曇花一現、有驚人黑馬。這就是2003梯。

結果論總是殘酷,但在職業運動中還真不多有如此大肆宣傳和媒體騷動的選秀梯次,2003梯就是其中一項,不論從哪種原因切入,在當時近乎宣告進入「暗期」的2003年,這梯選秀隊伍著實成為一道明亮的光。

光與影:03梯的那些遺落

不管強勁新血注入之前引起多少造神目光,多數都來自前幾年經歷失敗的球隊發出的呼喊,「看看那些人,太神啦!這些人能拯救我們!」在腐壞的現況中過度神化理想,看見的現實顯得更加骨感:例如貴為榜眼被選入的米利契奇,在2004冠軍活塞陣中完全找不到定位,連穩定的上場時間都失去,新人年僅留下出賽34場、場均1.4分,命中率更慘不忍睹的成績。

(2003年活塞雖拿下50勝,但受惠前幾年交易包裹中拿到榜眼籤,才選進米利契奇。)

超人天賦固然重要,但陣容的適配性及養成才是球員成長的關鍵。2010年,米利契奇受訪時就曾公開表示對當時球隊選擇他的失落感:「他們真的浪費了一個選秀籤。為什麼要選我呢?假設我真的有機會打得像韋德或安東尼一樣好,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對我而言,作為第二順位,我真的不了解為什麼他們一點都不用我,那為什麼要選呢?應該選一個你認為能立刻打出價值的球員,因為若只是挑一個坐在板凳上的人,你既浪費了籤,更浪費了球員的時間。所以我真的不懂。我猜他們覺得自己能永遠都是冠軍吧,我不知道。」

米利契奇作為選秀規章的頭號受惠者,誰知道他的生涯會發展如此?許多評論挑出他的性格及生活的自律與否,作為影響發展的主因,但相對的,以17歲的年齡加入聯盟,是否確實太過年輕?他又是否真的缺乏籃球之外的養成?站在球隊管理階層的角度,時任活塞總管杜馬斯(Joe Dumars)也在2012年受訪時承認當時的錯誤:「那絕對是個錯誤的選擇。對於『背景研究』這回事,我能給你一份論文報告。選入Darko後的每一次,我們針對球員所做的背景調查研究都很瘋狂,當時對Darko做的大概只有後來做的兩成。」

「我現在回頭看才了解,很多我們需要迫切知道的事情,當下有一半以上都不知道。Darko的資訊我們大概只掌握了兩種,當時可能需要更深入和幾位歐洲的朋友聊聊才對,就這樣。」

米利契奇的故事有讓你想到現在的誰嗎?諷刺的是,杜馬斯在2003年才剛剛獲選年度最佳行政人員,即使2004年他們確實成功奪冠,但03梯在二十年後所獲的榮光著實讓當年被選進的米利契奇在結果論上徹底成為輸家。但誰會知道呢?也許米利契奇在NBA是如此,但生活畢竟會有它的出路,沒進入大眾目光不見得完全是壞事。

美國隊與2003梯:競合關係與革命情

2003梯被選中之前,樂透區的「詹vs瓜」就常被提出討論,畢竟位置相同、成績也易比較。進入聯盟後他們在新人王的競爭更是激烈(詹姆斯最終以508分贏過安東尼430分,安東尼本人曾不服氣宣稱自己才該贏)。但是在國家隊中,這些「新成員」必須在新的認同感下培養不同於NBA競爭的人際關係。即使2004年美國失利的雅典奧運「詹韋瓜」三人並非主力,但美國「夢魘之隊」的惡名還是縈繞在這些新隊員的頭頂。即將在NBA成為全明星的這些新血,同時也在美國隊征戰的足跡中培養他們的革命情。2008年被拍攝成紀錄片的《救贖之隊就曾寫下韋德的一段心路:他們想讓世界知道美國仍是最具天賦的球隊。

我們是否能如此推測:「2010年導致熱火三王的『決定』與他們在這些年共同征戰的情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當然,熱火三王並非三巨頭的始祖,也不會是最後一組,但美國隊的經歷確實給了這些人打出化學效應的機會,在現行薪資與球隊狀況允許下,他們可以順水推舟,在NBA有組隊的可能:他們並沒有將舞台限縮在一支球隊之中。最近一次的美國隊關聯,你能看到杜蘭特(Kevin Durant)加入了布克(Devin Booker)及太陽,至於「美國人的夢」能否在NBA化成實質成就,可能是另一回事。不論如何,沒有任何一個組合如熱火三王一樣,還擁有同選秀梯次的連結,他們可能是唯一了。

我們能說2003梯因此「樹立典範」嗎?每個人可能各有想法,但至少這些人的成功途徑,塑造了一種模式,至今也無法被完美複製。

最完整的選秀梯隊

二十年後,無論標準為何,2003梯隊的整體實力和成就都被譽為NBA歷史上名列前茅的一屆:出產幾位準名人堂、一些著名的全明星以及堅實的穩定輪替球員,甚至到二輪後段選秀,都有好幾位在聯盟打滾良久。此屆的國際球員數量在當時也造就紀錄:8位首輪、一共20位國際球員被選進,即使米利契奇的成就不如預期、也沒有任何一位國際球員成為全明星等級,但如迪奧(Boris Diaw)、巴柏沙(Leandro Barbosa)和帕楚利亞(Zaza Pachulia)等都是擁有完整生涯,也助隊奪冠的輪替球員;美國本土亦有柯里森(Nick Collison)、威斯特(David West)、柯佛(Kyle Korver)、帕金斯(Kendrick Perkins)等在聯盟站穩腳跟十餘載。

當然有些論述會表示由Kobe、艾佛森(Allen Iverson)、艾倫(Ray Allen)、奈許(Steve Nash)等人領銜的1996梯,或者喬丹、歐拉朱旺(Hakeem Olajuwon)等人為首、星光熠熠的1984梯才是最偉大梯隊,都無妨,至少這三梯(1984, 1996, 2003)無庸置疑是最高標準。近十五年不論提出柯瑞(Stephen Curry)率領的2009梯、爾文(Kyrie Irving)為首的2011梯次,幾乎無一能比擬2003梯在NBA刻畫的整體深度。

2003梯如此特別,它是在時代的一種黯淡下被引出的偉大族群,也在新時代形塑了未來。是時勢造英雄、英雄生時勢?可能相輔相成。二十年後的今日幾乎全員畢業,唯留的詹姆斯有一天也會離開舞台,但我們可能很難再見到這麼特別的梯隊了,這一次的刊物,就是獻給他們的畢業典禮。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