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說話
「防守是我的長處,我得要負責防守羅柏森(Oscar Robertson)、韋斯特(Jerry West)、孟羅(Earl Monroe)、賓恩(Dave Bing)等王牌球星,責無旁貸。當防守這些傢伙時,主要策略就是我得要防堵他們的長處。」針對柯瑞,講話最直白的莫過於前尼克隊名將佛雷瑟(Walt Frazier)。「現在如果讓我來防守柯瑞……他或許有機會在我面前出手25次兩分球,但他不會有機會出手13次三分球,因為我會將他逼入三分線內。」
除了佛雷瑟,包括同年代的羅柏森或是90年代的名將如培頓(Gary Payton)、皮本(Scottie Pippen)等人,也都出面談論當紅的勇士隊與柯瑞,一向口無遮攔的培頓更是將晚輩們數落一番,表示現在聯盟處於一個「軟弱的時代(soft era)」,直言自己看什麼都不順眼。
不論老前輩們是在刷存在感或是有感而發,這幾乎是每個邁向巔峰的NBA球星必經的路程,無論是賈霸(Kareem Abdul-Jabbar)、柏德(Larry Bird)或是喬丹(Michael Jordan),都曾被老前輩拿出來消遣過,而他們自己在退休後也會三不五時出來鬥鬥口,拉抬自己身價也順便炒熱話題。
但佛雷瑟的談話裡點出了兩個NBA世代之間爭執的重點,第一個是三分球,舉凡80年代之前的NBA球星出來點評,起手式幾乎都是直指1979-80年球季才引入NBA的三分球,要求將該年代之後的紀錄點油做記號的論點更是未曾斷過。至於另一個老前輩們會拿出來褒貶現代NBA的標準,則是防守,內容從防守的方式到防守的規則再到防守的強度,幾乎是所有名將們共通的論點。
儘管眾名將講得頭頭是道,不過說嘴兩句容易,但若詳細研究起來卻頗有趣味,至少,就籃球的演進歷史來看,無論三分球或是防守的改變都不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更不是一蹴可幾。
爆量的三分球
當時與NBA打對台的ABA聯盟在1967-68年球季開張時搶先採用三分球,但當時三分球充其量只是一個吸引球迷的噱頭,其在戰術上的重要性一直要到21世紀才真正被重視。
在與NBA合併前的1975-76年球季,ABA三分球王柯勒(Bill Keller)以出手349次砍進123記三分球雙雙高掛聯盟第一,35.2%的命中率則居第三。但三分球攻勢隨著合併後NBA並未採用而消逝,儘管NBA在1979-80年球季重新導入三分球規則,卻直到1987-88年球季才由後衛亞當斯(Michael Adams)以379次再度超過300次出手關卡,現任塞爾蒂克總裁安吉(Danny Ainge)則在同季投進148記三分球,也是NBA史上首位球員單季突破投進百球的大關。
當1997年NCAA的名教練皮提諾(Rick Pitino)重返NBA執掌塞爾蒂克時,也重新把10年前自己帶領尼克隊時採用的「大量三分球投射」策略帶回NBA,但當時聯盟主流對他只重視三分球出手數量而不在乎品質的作法並不以為然。當皮提諾在2000-01年球季季中黯然離開NBA時,塞爾蒂克全隊出手了1,633次三分球,比排名聯盟第二的公鹿隊要多投了10%。後續接手的助理教練歐布萊恩(Jim O'Brien)延續皮提諾的政策,到了2002-03年球季,塞爾蒂克以單季2,155次三分球出手數突破2,000大關,比排名第二的小牛隊多出29%的出手。而到了上季,整個NBA共有將近一半的13支球隊的單季三分球出手數超過2,000次,火箭隊更以2,680次出手數刷新紀錄,投進了逼近千球的933球。
上季獨領風騷的勇士隊雖然以2,217次三分球出手數排名聯盟第四,但靠著驚人的39.8%命中率投進居次的883球。這季勇士隊在打了64場比賽時,三分球出手數1,984次僅落後給火箭隊,但命中率向上推升到41.4%,投進822球則已逼近上季成績。
上季勇士隊有七名球員的三分球出手數超過百次,其中有三人的命中率超過四成,這季則已有六人的出手數破百,一樣有三人的命中率超過四成,兩名前鋒格林(Draymond Green)與巴恩斯(Harrison Barnes)也分別有38.8%與38.1%的三分球命中率。全隊除了中鋒波加特(Andrew Bogut)之外,幾乎都能投三分球是勇士隊整體戰力可怕之處之一,特別是格林與巴恩斯身高分別為6呎7吋與6呎9吋,但必要時都能從小前鋒一路守到中鋒,這樣的防守能耐搭配上三分投射能力,讓勇士隊在攻守兩端都佔有優勢。
如果範圍拉大到整個聯盟,上季身高超過6呎9吋的球員中有42人三分球出手超過百次,其中有26人的命中率高於35%。這個數據在2004-05年球季為28人與18人,再往前推10年(1994-95年球季)則為13人與7人,而在在1984-85年球季,整個聯盟只有柏德一人有此能耐。即使將身高範圍降低到6呎7吋,在80年代雖然有崔斯勒(Clyde Drexler)、威金斯(Dominique Wilkins)等名將,也有高命中率的D.艾利斯(Dale Ellis)、米勒(Reggie Miller)與范德維奇(Kiki Vandewedge)等射手,但都沒有如格林或巴恩斯這樣的防守能耐。
三分球的演變不僅改變了計分方式,對籃球運動更大的衝擊不在比過去多投了多少外線,而是徹底顛覆了籃球場上位置分配的思維。即使我們有能耐將80、90甚至更古老的球隊原封不動搬到現代來與當前的強隊對抗,但現在的潮流如「延伸四號(Stretch Four)」、「雙能衛」或是三分球與防守雙挑的「3D球員」,都是20年前所沒有的品種,如果這些老前輩沒有這20年來所累積的籃球知識和經驗,恐怕會跟上季季後賽裡突然面對波加特防守的艾倫(Tony Allen)一樣手足無措。
防守改制
「防守」則是聯盟過去20年來變化最大的一環。如果對90年代的NBA還有印象,就會對當時的控衛常在過半場時以屁股向前推進,以防止防守者的各種騷擾的畫面並不陌生。而在現今的NBA,防守者若碰觸到繞過人牆的進攻者,都很可能會吃上一次犯規,兩代之間的防守強度差異極大,難怪培頓會對現行聯盟有所「軟弱」批評,這也正是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這中間的變化是過去20年裡NBA當局一直不斷限縮防守空間,在規則修正上不斷引導向有利於進攻的結果。
如果將NBA歷年的「平均節奏(Average Pace factor,每隊在48分鐘內可以得到的進攻次數)」數據做成表格,會發現數據從90年代初期開始快速下滑,從1987-88年球季首次跌破100(99.6),到1990-91年球季開始穩定跌破100大關(98.3),1998-99年球季再跌破90大關來到88.9的歷史低點。
這樣的趨勢並不難理解,從80年代末期的活塞隊以凶狠的防守為蟬聯總冠軍的基礎開始,「防守」就成了90年代球隊贏球的基本條件,這風潮到喬丹退休後的火箭與尼克隊的總冠軍之爭達到巔峰,但場邊與電視機前呵欠連連的球迷可不怎麼買單。
越來越慢的節奏迫使NBA當局開始找尋各種能夠將球賽導向快節奏進攻的方式,除了在三分線的距離上做文章,NBA也開始大力改變防守規則,而NBA針對防守規則的修正主要有兩個重點:「手部接觸(Hand Check)」與「區域防守(Zone Defense)」。
「第一年,他們把手部接觸給取消了,隔年,他們把我的前臂也都給廢了,我就決定退休不玩了!我還想要保住我的腳。」現在快艇隊總教練瑞佛斯(Doc Rivers)曾經這麼回憶說著。「我放棄了,籃球變得一點也不有趣。」
NBA在1994-95年球季宣佈禁止在罰球線以上區域的任何手部接觸,加上前幾個賽季也增加了對於場上發生鬥毆時,離開板凳區的球員自動禁賽與罰款的規則,這一連串降低球場對抗且不利於防守球員的修正引起如瑞佛斯等老將的反彈,雖然解放了控球後衛的部份壓力,但對NBA的進攻節奏與平均得分幫助有限。NBA的平均場均得分在1995-96年球季正式跌破100分關卡,到了1998-99年球季跟平均節奏一起來到歷史低點,每場平均只能攻下91.6分,迫使NBA當局與球隊老闆們繼續找尋改變球賽的方法。
這回,NBA官方與老闆們將目標對準了NBA特有的「非法防守(Illegal Defense)」規則,這也等於宣告NBA將放棄多年來對於區域防守的抗拒。
長久以來NBA與NCAA或是歐洲半職業聯賽最大的差異,除了NBA每場得要打上48分鐘之外,另一個就是NBA禁止區域防守,強調場上的一對一攻守,這特點放大了球星的身手與重要性。有趣的是,NBA並非從一開始就禁止區域防守,在1946年聯盟創立時並沒有相關規定,直到隔年的1月11日才正式將區域防守給阻絕在NBA之外。在接下來的50多年裡,NBA不但嚴守底線還不斷加高圍牆,面對越來越多球隊在規則邊緣游走,NBA在1981-82年球季還特別新增了「非法防守」的條款與罰則,以杜絕區域聯防。
這項提議引發了正反兩面的意見,反對派以名帥萊里(Pat Riley)與湯加諾維奇(Rudy Tomjanovich)為首,剛好也是90年代東尼克、西火箭的掌門人。贊成派則以太陽隊的老闆柯蘭傑羅(Jerry Colangelo)領軍,他同時也是主持規則修訂的委員會主席,兩方正好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籃球哲學。反對派認為區域防守會扼殺了NBA球員的表現空間,萊里更直言此舉無助於加快節奏,反而讓球賽回到沒有非法防守之前的古早年代。贊成派如柯蘭傑羅則強調區域防守將減少單打戰術的使用,能同時增加球與球員的移動,增加球的流動性才是加快比賽節奏的好方法。
「這會改變整個籃球運動。」湯加諾維奇說。「我們應該要創造一個能夠讓頂尖球員可以發光發熱的環境。區域防守會抵銷頂尖球員的運動能力,人們想要看的是能夠翱翔於禁區的球員。」
2001-02年球季,NBA宣佈全面取消非法防守的規定,正式解禁了區域防守,讓球隊不再能肆無忌憚的清空單邊單打,但同時也新增了「防守三秒(Defensive Three-Second)」規定,讓防守方的中鋒也不能好整以暇的守在禁區裡等著對手上門,算是替NBA守住了最後一道防線。
如果就數據而言,解禁區域防守並沒有反應在平均得分上,接下來兩季NBA的平均得分不僅沒有大幅增加,反而在2003-04年球季下滑到93.4分,主因是區域防守雖然壓抑了低位單打的空間,但卻被增加的低命中率外線出手所抵銷,於是隔年NBA又再次修改規則,將原本在罰球線以下容許的手部接觸完全禁絕。
「籃球比賽就此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當時小牛隊的主控奇德(Jason Kidd)說。「當我剛進入聯盟時,你還能用手來稍微控制一下對手,能夠對持球者有一些比較激烈的對抗。但現在,只要你一碰對手就是犯規,這讓速度快的球員享有額外的優勢。」
這項規則修改也成了最明顯的球風分水嶺,不僅每場比賽的平均得分從93.4分大幅躍進到97.2分,用來評估三分球威力的「有效投籃命中率(eFG%)」也從47.1%提升到48.2%,之後逐年上升到近年穩定在五成上下。
而在這些數據的背後則是另一波戰術思維的轉變,區域防守讓低位球員的重要性在現代籃球中逐漸式微,禁止手部接觸的干擾則讓外線跳投型的球員有更多發揮空間,身價水漲船高,這讓戰術的主流由過去製造一對一位置的相對優勢轉變為如何創造出更多、更全面的優勢,進攻的步調和空間(Pace and Space)也逐漸成了主流。
經過數10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經能跟人類在各項棋局上較勁,但我們依然無法將電玩遊戲中的老明星隊給搬到現實世界中跟勇士隊來對壘。不過透過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過去20年裡NBA經歷了一段非常劇烈的變動,無論在戰術上或球員角色上都有了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這讓NBA有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而球迷們也見證了一段吸取前人經驗的成長史。
By vant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