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火箭隊面對拓荒者Lillard, Mccollum雙槍來襲,以126:109大比數贏下了該場比賽,James Harden 用了32分鐘便拿下26分12籃板14助攻拿下了這賽季的第三次大三元。賽後,火箭排名回升到了西區第七,與排名首位的快艇也只有三場勝差而己。

James Harden的才華早己在前幾個球季獲得了肯定,從幾度在MVP票選中一直位在領先集團便可見一般。但他始終總擺脫不了重攻輕守的惡名,甚至有許多人認為他的數據,不過是靠著裁判厚愛的哨子買犯得來。但若是理性看球就知道,Harden的大量罰球,是建立在他變化莫測的控球及經過冷靜及時判斷的使用大出手動作換來的。總之,除非聯盟官方修改現行規則,不然買犯早己成為 Harden 的固定得分手段之一,防守球員很難判斷他是真的要出手還是只是想跟你要犯規。

18年生涯場均14.3分 8.5助攻 投籃命中率49% 罰球命中率90%,Steve Nash 實屬名人堂等級。

Harden 的球風,對於這個球季的火箭是一個利多,因為當年率統領凰城太陽殺爆季賽的跑轟大師Mike D'Antoni,在這個球賽加入了休士頓執掌兵符。之前幾季在尼克及湖人執教都不算很成功的他,意外的在這個城市找到了 Nash 奔放跑轟的傳人。就身材相對瘦小的 Nash 及壯碩的 Harden 當然不是很好的比較,但兩人的球風卻有非常大的相似點,這兩個球員都同樣需要大量的持球時間,這也是 D'Antoni 教練戰術體系下最關鍵的點 – 由一個才華洋溢的球員主導所有戰局,並成為跑轟的戰術發動機。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同樣是以快攻及三分球掛帥的勇士及火箭在快攻處理的不同。勇士的五小陣容下人人都有帶球及三分球的能力,所以我們常常看到 Draymond Green 在抓下籃板後直接帶過前場,透過兩到三次的傳導找到空擋,最後在Curry的三分球或KD的中距離劃下句點。這樣的思維是建立在攻防轉換的有限時間內,盡快的找到最佳的出手位置,將這種得之不易的快攻分數拿下來。在D'Antoni 的體系下則不是這樣的思維,籃下的大個子抓到球多半會將球交給全隊最有 "Sense" 的這個人 — 從前是 Nash 今天是 Harden,由他來主導這波快攻的執行,邏輯就是,即使這樣的傳導會造成大約0.5秒推進時間的浪費,但在對手還沒回防站定位時,由這個本身就具有分球能力的人來執行。特別是今天這個分球的人,是一個體能更好更有破壞力,場均接近三十分,不論內外線都能騙到罰球的 James Harden。

擅用擋切戰術和跑轟戰術的D'Antoni正需要具有速度及侵略性的Harden作為戰術啟動點。

火箭目前的比賽節奏只要主力球員健康無礙,想要站穩4,5名應該不難,縱使目前還談不上是總冠軍賽的有力候選人,不過它們絕對是目前西區三本柱(快艇、勇士、馬刺)在季後賽第一輪時誰都不想遇到的對手。

by 宅德倫